未來五年是中國環保產業發展關鍵時期
2014-11-11 20:37:52??????點擊:
危險的關鍵期
“未來五年是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王家廉表示,國有品牌的監測設備有了較快發展,但中國的環境水質在線監測設備企業規模偏小,市場集中度不高、單一企業所占市場份額不大等也是不爭的事實。“半渡而擊,這是中國環保企業最危險的時期。”
齊文啟表示,國內自主研發生產水質自動監測儀器已有二十多年,國家也通過水專項、863計劃、重大儀器專項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一系列項目,投入了巨額科研經費。目前,中國水環境監測產業,正面臨著轉向市場化的關鍵時期。
中國環保市場的巨大潛力不言而喻。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指出,環保產業要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到2015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要達到4.5萬億元。
為此,國外品牌一方面加快在中國的代理合作,目前僅代理國外水環境監測設備的國內代理商,從不足100家迅速增加到200余家,一些國內環境設備制造的企業也為暫時利益加入了代理國外品牌行列。同時,國外公司還加快了對中國具備技術和生產能力的企業的收購。2012年,美國哈希公司就以收購杭州鼎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為跳板,進軍中國環保市場。
王家廉表示,公共服務作為環保市場的主要需求之一,政府采購的風向標將直接決定中國環保產業的走向。
有專家指出,貪大求洋的采購理念和難以公開、透明、缺乏監督的采購流程,不僅容易滋生腐敗,而且不利于中國環保產業的發展,威脅國家環保數據安全。
王家廉建議,盡快啟動基于市場化的第三方評估、監督機制,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市場化管理服務機制,形成對政府環境治理和設備采購的監督,及更加公開、透明的市場化招采模式,完善、加強《政府采購法》的規定和執行。只有這樣,政府采購才能逃出各種潛規則的桎梏,中國水環境監測產業,乃至整個環保產業才能贏得更廣闊的發展。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