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杜邦泄漏事故的啟示 4 Workers Killed at DuPont Chemical Plant
當地時間11月15日,美國杜邦公司休斯敦工廠發生甲硫醇泄漏事故,5名工人直接暴露于有害氣體中,造成4人死亡、1人被送往醫院救治。在人們為逝去的5條生命唏噓、探究事故原因的同時,與任何一起事故相同,此次杜邦泄漏事故也有許多教訓可供業內汲取,至少給行業帶來兩點啟示。
啟示之一,安全管控永無止境。按說,杜邦公司自發明炸藥一舉成名后,經過百余年的發展壯大,已經成為全球著名的跨國公司,其安全生產控制水平,讓多少化企望其項背。杜邦的制度不可謂不嚴,生產現場安全管理措施不可謂不全,但遺憾的是,事故的成因竟然緣于一個儲存甲硫醇的存儲罐閥門失效,造成甲硫醇大量泄漏。有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說明,對待安全生產,事無巨細,事無止境,企業每天抱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審慎態度都是必要的。
啟示之二,落實制度比制定規范更重要。為了防范風險和保障安全生產,想必所有化企都制定了安全操作規程、生產操作規程和設備操作規程等文件。其中安全操作規程是生產的靈魂,也是操作的統領,更是安全的保障,如果不按章辦事,不強化落實步驟,一些操作細節就可能轉化為安全隱患,而安全隱患一旦碰到時機就可以釀成事故。比如,杜邦的安全制度不可謂不嚴謹,但仍發生了如此重大的事故。不論有多么完備的制度規范,企業安全預案的重點之一都要放在隱患的排查上,發現并整改了隱患,實際就是減少了事故發生的幾率,就是對生命安全的最好保護。
作為全球頂尖級著名企業,杜邦此次事故的教訓尤為深刻,特別值得我國眾多化工企業引以為戒。對于國內數以萬計的化企來說,我們的管控水平是不及杜邦的,而且當前行業盈利困難,企業用于安全保障的資金更是捉襟見肘。同樣令人擔憂的是,國內企業的安全理念與杜邦公司有著巨大差別,最令人擔憂之處就是一些企業安全管理上的華而不實。
“安全制度齊全,防范預案齊備”,這是許多企業對安全工作眾口一詞的表白。誠然,制度作為“形而上”的東西,可以裝訂成冊以示威嚴,也可以在各種會議上夸夸其談,還可以上墻上牌宣傳造勢,但這些很容易演化為紙上談兵。因此,在實際安全工作中,企業還是將其置于“形而下”為好,有板有眼地條條落實,規規矩矩地對標執行。
當然,不能因為杜邦發生了泄漏事故就全盤否定其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長期積累起來的寶貴經驗。與杜邦公司有合作關系的國內企業都知道,杜邦不僅要求做好自己安全管理,還要把合作企業的EHS管控起來,并每年要進行數目繁多的審核,不合格者是無法獲得合作機會的。國內化企若想在安全管控方面有所建樹,杜邦的經驗仍然是可取的。
源自:中國化工報
- 上一篇:環境稅明年出臺幾無懸念 稅率不低于排污費標準 2014/11/21
- 下一篇:新環保法實施在即 專家熱議鋼鐵節能環保趨勢和出路 201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