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傳授帶團隊的10條法則
史玉柱可以說是中國最富傳奇性的創業者之一,無論高峰低谷,他都有一群追隨者不離不棄,他是怎么做到這點的?他對帶團隊和建隊伍有什么想法?
從漢卡到巨人大廈,從腦白金到黃金搭檔,史玉柱是具有傳奇色彩的創業者之一。他曾是他人萬分敬仰的創業者,也曾是無數企業家引以為戒的失敗典型。但無論是在高峰還是低谷,他都有一批無比忠誠的員工,陪伴著他東山再起,哪怕是發不出工資的時候也不離不棄。在人才流動率居高不下的今天,這不得不讓我們反思,史玉柱到底是如何帶隊伍的?
1.創業初期,股權不能分散
民營企業,創業初期,股權一定不能分散。到一定規模之后,可以股權分散,尤其上市之后,股權更應該要分散。但是,中國的民族特性決定了,早期的時候,在創業初期的時候,不能搞像五個哥們兒,每個人1/5的股份——這種公司十有九是要出事的。內部會斗爭,只要情況一好轉,如果公司小的時候、沒賺錢的時候,大家都很好,如果一賺錢了,內部就很容易分裂。
2.團隊對領導人也有考驗
一個團隊好不好,首先作為核心人物你的老板做得正不正,你做得不正,這個團隊肯定會散掉。首先他們會觀察你,第一你是不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一個人,你大不大度,如果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一有風吹草動,他們肯定就會離你而去。
第二點你對人真不真誠,你對你的部下真不真誠。如果你對你的部下內心不真誠,你會在你的言行上表現出來。我自我感覺,我的缺點很多,但我對我的部下很真誠,這樣彼此容易建立一種信任。
3.弄明白員工為什么要跟你干
作為我就要琢磨員工,他為什么要跟著我干?感情有時候有不可替代性,除了感情因素之外,他跟著你干主要追求什么?要仔細羅列,能羅列出幾十點,但我認為其中兩點是最重要的:第一點收入,他個人是否改善,這個過去可能我們羞于啟齒,包括我第一次創業的時候,老是用事業心、企業文化想去淡化這個,事實上是不對的。
我覺得作為一個老板心里要明白,是不是能大聲實事求是說出來,他憑什么跟著我干,就是為了錢。
為了錢這是很正當的,我跟你干,我要獲得一個好的收入,我要改善我的生活,我要提高我的生活質量。既然非常正當,就可以放在桌面上去說,在條件允許的時候應該滿足他,他作出多少貢獻你就應該給他多少報酬,所以上級對下級一定不能摳。員工該拿的錢一定要給他拿,除了正常該拿的錢之外,如果他有貢獻的話你還是要給特殊的收益,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追求是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這個跟之前我說的事業心相關,他總是想個人的價值實現得到上級、同事以及同行的認可,你就要創造這樣一個環境,這樣一個條件,你要給他搭舞臺。
4.不用空降部隊
外面哪個人是個MBA畢業的,是個海歸,這個人有多大本事,然后聘來做總經理,這種事我們不做。不是說他沒有本事,而是中國很多企業的特點造成的。現在回過頭來看,過去十年之內,至少五年前吧,凡是用這種方式引入的,中國的企業成功概率非常小。
為什么會失敗呢?固然他有可能很有本事,但是有沒有本事是相對的。比如一個外科醫生,在他的手術室里面,他是個人才,他跑到商店里面,要當促銷人員,他可能還不如一個小學畢業的。他就不是一個人才了,他這個人才是相對的。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在其他的企業里面,是個人才,那只能說在那個特定環境下,是個人才。換了個環境,你就不一定是人才。
再一個,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你已經積聚一個隊伍了,這個人即使是個人才,但是原來的隊伍根據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不會接納他的。你老總、董事長再怎么扶他,只要中層干部抵制他,只要內心里每個人稍微抵制點,他工作都展開不了。你再有本事,只要大家抵制你,你也沒辦法。但是你也不可能引進一個大海歸,就把所有過去的人通通都換掉,也不可能。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呢,現在外面知名度高的說是人才的,實際上有很多也不一定是真人才。因為是真人才的人啊,往往是不愛說話。實際上,真正的人才很少說這句話:“我很能干”。我看我過去用過的人里面,真正能干的人很少說我的水平高,我怎么樣,凡是直接就說我的水平很高的人,最后來看,沒有一個是人才,因為他都滿足了嘛。
-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1%的人才知道這個秘密。。。 2014/10/21
- 下一篇:日本為何能獲這么多諾貝爾獎,背后的教育啟示令人深思 2014/10/21